TPMS OPEL ASTRA J 2015.5 车主手册 (in Chinese)

Page 224 of 289

222车辆保养胎压监测系统
当车速超过某一限值时,胎压监测系统
(TPMS) 每分钟检查一次所有四个车轮的
胎压。注意事项
胎压监测系统仅警告低胎压状态 ,不
能代替驾驶员对轮胎的定期维护保养 。
所有车轮必须配备压力传感器,且轮胎
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力。
注意
在法律规定使用胎压监测系统的国家,
使用不带压力传感器的车轮会使车辆型 式认证失效。
当前的胎压会在驾驶员信息中心 (DIC)
的 Vehicle Information Menu (车辆信
息菜单) 中显示。
可通过转向信号灯操作杆上的按钮选择
菜单。
按下 MENU ,选择 Vehicle Information
Menu (车辆信息菜单) X 。
转动调节器轮以选择轮胎压力监控系统 。
DIC通过一条信息及相应轮胎的闪烁来显
示系统状态和压力警告。
通过控制指示灯 w指示探测到的低胎压
状态 3 100。
如果 w亮起,则尽快停止并按照建议对
轮胎进行充气 3 261。
如果 w闪烁 60-90 秒后持续亮起,则系
统存在故障。向维修站咨询。
充气后,可能需要驾驶车辆以更新 DIC
中的胎压值 。在该期间内 ,w 可能亮起 。
如果 w在较低温度下亮起并在行驶一段
距离后熄灭,则该情况指示轮胎接近低
压。检查轮胎压力。
车辆信息 3 108。

Page 225 of 289

车辆保养223
如果胎压必须降低或增加,则关闭点火
开关。
除非安装带压力传感器的车轮,否则将 不显示胎压且 w持续亮起。
临时性备胎未装配压力传感器。这些车
轮的胎压监测系统不可用。控制指示灯
w 亮起。对于其它三个车轮,该系统仍
启用。
使用普通出售的液体轮胎维修套件会损
害该系统的功能。可以使用工厂认可的
维修套件。
外部高功率收音机设备会中断轮胎压力
监控系统。
每次更换轮胎时,必须拆下并维修胎压
监测系统传感器。对于螺旋式传感器:
更换气门芯和密封环。对于卡夹式传感
器:更换整个气门嘴。
车辆负载状态
根据轮胎信息标签或胎压表将胎压调整
至负载状态 3 261,并在 DIC 的菜单
Tire Load (轮胎负荷) 中选择相关的设
置, Vehicle Information Menu (车辆
信息菜单) 3 102。
选择:
■ Light (轻)
最多可承载 3 人的舒适压
力。
■ Eco (经济)
最多可承载 3 人的环保压
力。
■ Max (最大)
满负载。
TPMS 传感器匹配过程 各 TPMS 传感器都有独特的识别码 。轮胎
换位或更换整套车轮后,且更换一个或
多个 TPMS 传感器时,必须使识别码与新
轮胎/车轮位置相匹配。使用包含 TPMS
传感器的道路轮胎更换备胎后,也应执
行 TPMS 传感器匹配过程。
在下一点火循环时故障灯和警告信息或
代码应熄灭 。使用 TPMS 再学习工具,按
照以下顺序将传感器匹配至轮胎 /车轮位
置:左侧前轮胎、右侧前轮胎、右侧后 轮胎和左侧后轮胎。当前启用位置的转 向信号灯亮起,直到传感器匹配。
维修或购买再学习工具时请向维修站咨
询。匹配第一个轮胎/车轮位置需要
2 分钟,匹配所有四个轮胎/车轮位置总
共需要 5 分钟。如果花费更长的时间,
则匹配过程停止且必须重新启动。
TPMS 传感器匹配过程为: 1. 施用驻车制动器 ;在配有自动变速箱
的车辆上,将选档杆设定至 P档。
2. 打开点火开关。
3. 使用转向信号杆上的 MENU选择 DIC
中的 Vehicle Information Menu
(车辆信息菜单) 。
4. 转动调节轮以滚动至胎压菜单。 5. 按下 SET/CLR 按钮以开始传感器匹配
过程。应显示请求接受该过程的信
息。
6. 再次按下 SET/CLR按钮以确认选择。
喇叭鸣响两次以发信号通知接收器处
于再学习模式。
7. 先从左侧前轮胎开始。

Page 226 of 289

224车辆保养
8.将再学习工具放在轮胎侧壁上 ,接近
气门嘴的位置 。然后,按下按钮以启
用 TPMS 传感器。喇叭鸣响,确认传
感器识别码已与该轮胎和车轮位置匹
配。
9. 然后转至右前轮胎并重复 步骤 8 中的
程序。
10. 之后转至右后轮胎并重复 步骤 8 中的
程序。
11. 最后转至左后轮胎并重复 步骤 8 中的
程序。 喇叭鸣响两次以指示传感器识
别码已与左侧后轮胎匹配 ,且不再启
用 TPMS 传感器匹配过程。
12. 关闭点火开关。
13. 将所有四个轮胎的胎压设定至胎压标
签上指示的推荐气压值。
14. 确保根据所选压力设定轮胎负载状态
3 102。
温度相关性
胎压取决于轮胎温度。行驶期间,轮胎 温度和压力升高。
显示在 DIC 的胎压值显示了实际的胎压 。
因此对冷胎进行胎压检查是相当重要的 。胎纹深度
每隔一定时间检查胎纹深度。
当胎纹深度为 2-3 毫米(冬季轮胎
4 毫米)时,出于安全原因,应更换轮 胎。
出于安全原因,建议同一车轴上轮胎的 胎纹深度差别不应超过 2 毫米。
当胎纹磨损到胎纹磨损指示线 (TWI)之
一时,已达到法律上允许的最小胎纹深 度(1.6 毫米)。 它们的位置由侧壁上的
标记指示。
如果前轮磨损高于后轮,则定期交换车
辆的前后车轮。确保车轮的旋转方向与
之前的相同。
轮胎即使不在使用,也会老化。我们建
议每 6 年更换一次轮胎。
更改轮胎和车轮尺寸 如果使用的轮胎与出厂装配轮胎尺寸不
同,可能需要对里程表以及标定胎压重
新设置,并进行其它的车辆改装。
更换成一个不同的轮胎尺寸后,请更换
胎压标签。9 警告
使用不合适的轮胎或车轮 ,可能引起
事故,也让汽车类型认证失效。
车轮盖
每辆车都必须使用经原厂认可的车轮盖
和轮胎,且符合所有相关的车轮与轮胎
组合的要求。
如果使用的车轮盖和轮胎未经原厂认可 ,
则轮胎一定不具有轮辋保护胶棱。
车轮盖必须未损害制动冷却。